《海盗》第三期

 


王勃是怎么混出来的
◎ 乌青


  公元2006年夏,28岁的穷困潦倒的乌青从成都出发,途经苏州、上海、杭州等地会友然后回家然后回成都。整个行程大概需要十几天。

  公元675年,26岁的王勃落魄不堪,他已经没地儿可去了,准备去交趾找他老爸,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阁序》的典故,由《唐摭言》所记录的,而《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显然,王勃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又如此天才感怀,完全是源于他的绝望。他继续上路,第二年秋天,从广州渡海赴交趾的船上,他突然跌入海中淹死了。这真的是意外吗?根据本人的判断这绝对是自杀,一路上,王勃肯定非常矛盾,要知道他老爸完全是被他害得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县令(连他爷爷著名隋末著名学者王通的脸也让他丢尽了),所以王勃在即将抵达交趾的时候,觉得实在没脸见老爸,但又走投无路,想想算了跳海自杀了。时年27岁(按杨炯的说法是28岁,跟我一样大)。

  事实上,我这次回家也是非常矛盾,压力很大,弄不好也得跳海自杀。

  好像王勃的情况有点反着来,别人是从差混到牛,他是一开始就牛了然后越混越糟糕,最后混不下去自杀。根据记载,这家伙自幼就聪慧过人才华横溢,人称“神童”,十四五岁毛遂自荐写了篇文章就当了一个叫“朝散郎”七品散官,接着又被沛王李贤召去任沛王府修撰。好,到此为此,开始倒霉。主要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跟斗鸡有关,当年得意的王勃出于一种如同今天的恶搞精神写了篇《檄英王鸡》,没想到唐高宗看了很不爽,被赶出了沛王府。王勃开始到四川游荡,认识了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搞了个组合叫“初唐四杰”。

  第二件倒霉事是致命的,公元671年,王勃又想当官了,从四川回到长安,他有个哥们叫凌季友是虢州司法,给他安排了一个虢州参军。然后就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儿,此事史书记录不祥,大致是他先是窝藏了一个犯了死罪的叫曹达的官奴,然后有莫名其妙把曹达杀了,结果自己犯了死罪。又刚巧遇到大赦,没有被处死。虽然没处死,但不仅自己惨不忍睹,还连累了全家。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王勃,倒霉的王勃,“初唐四杰”里最帅的王勃(本人判断),很多年前的有一天,他去送一个姓杜的哥们去四川当县尉。他说,好兄弟,四海之内哪怕天涯海角就跟邻居一样,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咱就不要跟小儿女一般流泪沾巾了!

  不知道那位杜少府从长安到四川需要走多长时间?

  公元2006年夏,28岁的乌青从成都出发,途经苏州、上海、杭州等地会友然后回家然后回成都。整个行程大概需要十几天。而且我们还有互联网和手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目录 | 下一页





目录
 

乌青,逃跑家,《海盗》主编,果皮村村长。






©《海盗》